您好,欢迎光临“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网站!
行业动态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转载]走出去,又是一片天——看郑煤锦源建设如何破茧解困掘金西北

发布时间:2016-06-20 阅读:2276

以下为河南日报内容[原文地址][河南日报电子版]


走出去,又是一片天 —郑煤锦源建设如何破茧解困掘金西北

2016.06.18 09:56 来源:河南日报

  金水河客户端记者 谭勇

  6月的西北大地,罕见的一场雨后,碧空如洗。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库水位上升了不少,粼粼波光诉说着城市的变迁。距离刘家峡水库大坝上游约4公里处,就是甘肃省重点民生工程、兰州市一号工程——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的取水口。

  从取水口到兰州市,为引取刘家峡水库优质地表水而修建的长达30多公里的输水隧洞,承载着300多万兰州人民对“新水源、新生活、新未来”的共同期盼,数千名建设者马不停蹄地在昼夜施工。

  距离中原千里之外,“走出去”的郑煤人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夜以继日奋战在这里,加速实现兰州人民美好愿景的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打拼出另一片天地。

  6月上旬,记者专程远赴甘肃,探寻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建筑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郑煤集团旗下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破茧解困掘金西北的轨迹。

  为解困远赴西北,与众多央企同台竞技,郑煤人唯一拿到“工期奖”,成为“兰州速度”先行者。

  金城兰州,“古丝绸之路”上的西北重镇。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奔流而下,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却也是全国唯一只有单一水源的省会城市,原有取水点的上游及周边布局有多家石化企业,成为长期以来城市安全供水的“短板”。

  耗资近60亿元的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旨在让兰州市民吃上干净、清澈的刘家峡水。“走出去”的河南锦源建设公司中标了合同金额2.5亿元的兰州 水源地项目7号标段两个竖井、一个斜井及5公里长的输水隧洞工程。在这“百年工程”中,与河南锦源建设公司同台竞技的还有另外12家参建单位,多为“中” 字头央企。

  强手如林,河南锦源建设公司“品牌与品德交朋友、质量与速度赢市场”的经营理念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今年兰州市水源地建设项目‘五一’总结 表彰大会暨项目推进会上,河南锦源建设公司成为唯一拿到‘工期奖’的参建单位,总经理邓文朴成为唯一坐上主席台的被表彰参建单位代表。”兰州水源地建设 EPC项目总负责人牛富敏至今记忆犹新。

  不仅如此,对工程质量苛刻挑剔的兰州市国资委主任、兰州水源地建设办公室主任杨红心也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称赞“为整个项目树立了一面旗帜”,“所有参建单位要以河南锦源建设公司为榜样,力争创造出更多的‘兰州速度’”。

  思路一变天地宽,从守着本部搞矿井建设,到“走出去”靠本事吃饭,这是严峻形势下郑煤人的不二抉择。

  与全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一样,郑煤集团因“煤”一度辉煌。在煤炭“黄金十年”终结后,如今也面临资金极度紧张、企业经营异常困难的窘境。“脱困”成为这个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必须面对的最大“难题”。

  困则思变。郑煤集团原有三家建设施工企业,分别是锦源建设公司、矿业公司和对外工程公司。以前单打独斗,设备少,资质低,大工程干不了,小工程吃不饱。

  变革或有一线生机,不变只有死路一条。站在风雨飘摇的“十字路口”,郑煤集团果断以“改革”摆脱经营困境谋求更大发展,于2015年6月“三合一”组建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这无疑是郑煤集团面临现实危机、适应市场发展下的一招“大棋”。

  近几年煤炭形势持续下滑,作为以房建、矿井建设为主业的施工单位,河南锦源建设公司同样也面临着房建市场竞争激烈、内部矿建工程项目缩减、职工生存、队伍稳定的压力。从起初坚守在郑煤本部,到如今不得已“走出去”,这也是一条被逼出来的路。

  从熟悉的矿井建设转到水利建设,郑煤人发扬“工匠精神”,跨界施工披荆斩棘,创造出新的业界纪录。

  在海拔2600多米斑驳苍遒的黄土高原上,空气稀薄,风沙肆虐。连绵起伏的丘陵一眼望不到边,沟壑纵横成为这里独特的一道风景。据工地上的工人讲,在这人烟罕至的地方,到最近的村庄也有十几公里远。

  高耸的井架成为唯一的标志物,这里也是河南锦源建设公司承建的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唯一一口永久性通气井所在地。正是在这里,冒着零下26摄氏度滴水成冰的极寒天气,河南锦源建设公司于2015年12月份当月创出了153米的业界纪录。

  从熟悉的矿井建设转到水利建设,与中水六局、中水四局等水利建设的“巨头”比肩,河南锦源建设公司靠的是什么?“河南锦源靠的是过硬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钢铁般的团队精神。”河南锦源建设公司兰州水源地项目经理丁龙海这样说。

  河南锦源建设公司承建的标段中,不良地质段多,遍布沙砾岩,个别施工点涌水量大,环境气温低,施工条件极其艰苦,这对常年搞矿井建设的郑煤人来 说,恰恰是最大的优势所在。兰州项目部技术员黄漫是今年兰州市表彰的五一“劳动模范”。这个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黄桥镇张庄村走出来的农家小伙,毕业于平 顶山市技校机电专业,通过对出渣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立井向平洞施工的转换,使接触带井提前21天完成施工。

  郑煤人懂得无私奉献,更懂得珍惜荣誉,多元化经营成为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重要渠道。

  “出来了比待在家里要强,苦和累不说,总能多挣点钱。”今年本命年的何素艳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工地上的“铿锵玫瑰”来自周口市商水县张明乡屈庄村,你很难把身材瘦弱的她与绞车工联系在一起。

  如今,许多跟何素艳一样想法的郑煤职工奋战在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他们多是从北到吉林敦化、南到广东江门、西至新疆喀双、甚至万里之外 的厄瓜多尔项目工地上调来的“精兵强将”,致力打造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这一“金字招牌”,为有着58年历史的郑煤集团的荣誉而战。

  “国有煤炭企业债务负担重、富余人员多、改革成本高,改革任务艰巨,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同民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郑煤锦源建设“铁军”勇于走出去鏖战西北,通过多元化经营在黄土高原树起“一座丰碑”,对我省其他煤企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记者结束采访准备返程之际,从兰州水源地建设办公室传来消息,鉴于郑煤锦源建设“铁军”的出色表现以及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河 南锦源建设公司又增加了6000万元的工程量。为了300多万兰州人民的饮水,在返程途中,记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郑煤建设“铁军”挥汗如雨的场景……
 

  探索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之路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博士宋伟

  近几年,煤价下跌,市场低迷,煤炭行业身处“寒冬”,去产能、转型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但对如何去产能、如何转型发展,理解参差不齐。有的简单理 解为减产,希望通过关掉一些矿井、减少部分产能缓解煤炭产销形势,重新迎来“春天”,而且不少企业都希望别的企业的矿井关掉,自己留下来,缺乏去产能、转 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看法较为普遍,其实质是对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和煤炭市场长远发展趋势缺乏深刻理解。

  从供求关系看,目前我国煤炭等能源产业的产能是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和国内高速增长期市场需求形成的,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趋于结束、全球 经济增速下降,以及中国增速下降、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能源产业产能面临的不是周期性过剩,而是刚性过剩,其总体市场需求短期内不会反弹、长期看将持 续萎缩。从需求结构看,随着我国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只有扎实推进清洁开采、清洁利用和清洁转 化,实现产业升级,煤炭产业才能健康发展。所以,煤炭产业未来发展既要产业升级,更要坚定不移地去产能。

  但是,从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来看,产能易加不易减。传统企业和职工习惯了已有的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形成了路径依赖,不愿意转变。实际上随着中 国经济总量的扩张、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去产能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与上世纪90年代末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时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大相径庭,不 论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说均已经有较多可以选择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郑煤集团旗下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掘金西北就是最生动的案例。传统大型企业有过硬的队伍、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管理能力,通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 从熟悉的矿井建设转到水利建设,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转型发展,不仅为企业、为职工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郑煤锦源建设成 功掘金西北告诉我们,去产能、转型发展压力大的大型企业在队伍、技术、管理等方面其实都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转变思路和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地从专业生产与建 设向通用生产与建设转型,从生产向生产服务转型,完全有能力打开一片新的天空。郑煤锦源建设走出去的成功探索,无疑为煤炭、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大型企 业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新路。


上一条:我公司荣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2018年度全省建筑业骨干企业
下一条:[转载]锦源建设:闯出一片新天地

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

首页 | 企业简介 | 新闻动态 | 锦源项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手机网站  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


www.henanjinyuan.cn  Copyright© 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词:锦源建设,河南锦源,郑煤锦源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梭路41号西城科技大厦17楼

联系固话:0371-65051003  0371-65051002  邮箱:zmjyjs666@163.com

豫ICP备16011445号-1      技术支持:郑州智众